樹上的羊毛

讀《改變世界的植物》。
西元前450年,希羅多德記載了一種印度的樹,「那是一種長著羊毛的樹」,他說。樹上的羊毛比「真的羊」身上的毛還要漂亮。
大航海之後,歐洲人發現印度人一直都穿著這種用樹上的羊毛織成的布。直到18世紀工業革命,英國發明了紡織機,歐洲才開始自己生產棉織品(然後把曼徹斯特大量生產的、更便宜的機器棉,回頭傾銷給這些一直穿著「手工羊樹布」的印度人...)。
不過,希羅多德被流放的時候,去了埃及、巴比倫、義大利,那時他怎麼知道「印度有一種長著羊毛的樹」呢?


迷宮一般的時間之輪,指向過去和未來的某處。
12 Comments:
「棉!」
我有猜到。
我有猜到。^^
希羅多德聽去過的別人或別人說去過的別人說的吧!
你答對了。
棉。
我猜也是。
【歷史】是寫波斯,就是後來的伊朗,西元前四五百年的時候,波斯向東入侵印度,向西入侵希臘。所以希羅多德可能是遇到去過印度的人說的吧。
不過這書上寫了另一個有趣的傳聞,提供了另一個可能。
北歐傳說裡,有一種亦植物亦動物的樹,樹的上頭坐著小羔羊,小羔羊彎身吃底下的樹葉。小羔羊死後,就貢獻身上的毛供摘取。書上說,德文的棉花baumwolle,字源就是【樹上的羊】。(不過我不懂德文,難以知道這說法是不是正確...)
所以,希羅多德的想法,是不是也有可能是吸收了北歐神話來的呢....
古代的人如何書寫沒人去過、沒人看過的地方的事,真是有趣。就好像現在也有人認為馬可波羅東遊記是捏造的一樣....
我都比較喜歡到金石堂去訂書,因為比較便宜些,博客來都比較貴些,但博客來的書比較多
古代的人書寫沒人去過、沒人看過的地方的事
--可能像今天有人寫靈異世界吧!
其實是有人去過,有人看過的!
咦?好靈異哦!
呵呵呵....有可能喔...
忽然一陣鬼影幢幢了起來的感覺啊...
背鰭
大哥把你加入連結囉,來代為通知一聲^^ 他還說看這介紹,也想去買這本書哩。
是不錯看喔...不過這是一本沒有【備註】的書,有些地方讀起來有點似是而非的不安全困惑感...
不過圖文精美,讀來賞心悅目,果真是物美價不廉....
進去傳統屋發現大改版,嚇了一大跳哩.......
哎呀。。。背鰭你知道嗎?「我的這個朋友」ㄚ,就是喜歡裝少年啊!Orz
剛剛注意到這段話:
>書上說,德文的棉花baumwolle,字源就是【樹上的羊】。(不過我不懂德文,難以知道這說法是不是正確...)
棉花是叫做Baumwolle沒錯(名詞字首要大寫),不過,拆字的話,字源倒不是「樹上的羊」,而是「樹羊毛」。(Baum,樹;Wolle:羊毛)
這反而讓我想到另一個問題。德文裡有另一個字:Baumwollbaum(樹羊毛樹),但這種樹其實是。。。木棉樹。(德國人好奇怪)="=
挖...nakao豪塞雷啊........
沒有齁塞雷啦。熊熊想起。。。以前某銅鞋(你很熟的那位)好像有嘲笑過我是唸XX系外文組 ="=
....Orz
Post a Comment
<< Home